“宋史研究诸层面——思考与实践”会议召开
2019年6月15日-16日,“宋史研究诸层面——思考与实践”在北京大学静园、清华大学甲所召开。会议由两部分组成。
第一部分为宋史研究的学术史回顾(6月15日)。会议事先邀请数位学者就宋史研究的几个专题撰写了学术史回顾,分别是:“宋代的文书行政与信息渠道研究综述”(李全德)、“关于‘活’的制度史”(张祎)、“宋代政治史研究诸轨迹”(方诚峰)、“欧美学界宋代女性史研究概述”(许曼)、“近二十年来中古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”(王锦萍)、“何炳棣之惑:中国古代经济史数据的研究回顾”(刘光临)。围绕这些研究回顾,学者们就相关课题取得的成果、面临的挑战、可能的方向进行了热烈讨论。赵冬梅教授主持了“学术史回顾”的自由讨论。
第二部分为专题论文讨论(6月16日)。会议从与会学者提交的20篇论文中选择了7篇,进行了坦率的、富有成效的研讨。这些论文是:郑小威《辛亥年间的“共和”与“专制”》、 崔碧茹《家道:宋代司法官处理奸罪的原则》、周佳《宋代刻本署名中的官衔题写》、李怡文《宋日贸易中的“僧商”》、张亦冰《法条与数据:论北宋财政管理中三司、宰执的分工模式》、陈文龙《唐代告身分类标准及其演进》、马东瑶《论周必大的“士大夫文统”观:以序跋为考察中心》。与会学者就各篇论文的理论追求、概念、史料、结构、行文展开了激烈的交锋,可谓一场旨在提升论文品质的“批评会”。会议最后,邓小南教授就两天的会议作了总结发言。
来自海内外的四十余名学者与会,来自北大、清华、人大的研究生约十余人亦参与了讨论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