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
【墨点半日谈】礼以义起:“大同”之音中的“理想国”和“自然法”


“墨点半日谈”系列


第三期



【主   题】

  礼以义起

“大同”之音中的“理想国”和在“自然法”



时间:2023年11月28日(周二)14:30


地点:清华大学人文楼330室


线上直播:腾讯会议  543-588-983

  (密码:3303)



【主    持】

杨 英(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)



【引    言】


吴飞(北京大学哲学系)



【主题发言】



杨 英(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)

顾 涛(清华大学历史系)


【针对性讨论】



  赵晓力(清华大学法学院)


  陈壁生(清华大学哲学系)

  赵永磊(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)

  李  平(清华大学法学院)

  郭超颖(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)


【本期提要】


《礼记·礼运》有云:“礼,虽先王未之有,可以义起也。”礼之制作的这一大原则,历代赓续。宋儒张载便称:“祭先之道,其不可得而推者,则无可奈何。……如五世祖若在,死则岂可不为服乎?礼虽无此服,当以义起。”明儒王夫之更是倡导:“礼以义起,而求遂其心之所安,非一概之论可执也。”职是,清儒徐乾学在《读礼通考》中,将“礼以义起,亦与时宜”概括为“凡例”之一。
吴飞教授的新著即以《礼以义起》为名,他说:“所谓‘礼以义起’,是古人对礼学与礼制的精要概括,而作为本书的书名,则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含义:作为历史制度的礼与经学义理之间的关系、汉学与宋学之间的异同与兼采、现代学术中经义新诠的方式及其意义。三条线索相互交错,虽千条万绪,皆可归结于性命之义。”
我们相信,“三代文明构成了一个力量强大的文明体系,其深度与广度都不输于希腊、罗马或希伯来的文明体系,其最高明之处,可以帮助我们面对现代世界的问题,建构新的文明理想”。
大同,丧服,文质,嫡庶,性理,始祖,为人后,降隆辩,汉与宋……如何在经典与现实之间的张力中,在这一丰富和立体的伦理规则下,思考与探求礼制秩序的重建,构成了我们当下的主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