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
会议预告--东亚族群认同与身份政治建构学术研讨会

2017年日本国内职业篮球锦标赛开赛,令人瞩目的揭幕战首场对决是东京都对阵冲绳县,冲绳县队名“琉球王朝代表队”(假名:琉球ゴールデンキングス,汉字:琉球王朝),这一名称是向冲绳县民募集投票得来的,并未像其他代表队一样以县名命名;俱乐部官方网站关于这一队名的介绍是:“琉球王朝代表队的队名源于历史上的琉球王国,历史上琉球王国与中国和日本保持着密切关系,并积极与周边各国开展贸易……我们要将自身的这种特殊魅力向全国传播,向世界宣示!”


类似案例不胜枚举,随处可见的琉球代表服饰嘉例吉衬衫(かりゆしウェア),每五年举办一次的世界家乡人(琉球人)大会(世界ウチナンチュ大会),在日本殖民时期被明令禁止的琉球刺青(ハジチ)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当代再现。群体性强调自身过往的历史,不断的重拾和强化历史记忆来展示自我的特殊性。另一方面,近年来反美军基地的政治人士频繁当选冲绳县知事,身份政治与政党政治产生合流,政治精英访华祭祖、支持闽人后裔活动,运用“琉球人身份”获取政党竞争优势,工具性身份政治在其中体现。有些看似传统具有深意的文化符号在当代再兴,这些现象背后有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总结的课题。


今天当我们站在全球化时代向历史回望,会发现东亚的族群叙事正经历着双重解构:既有的认同框架在跨国流动中松动,而新兴的身份政治又在重构着想象共同体的边界。朝鲜半岛、越南、马来西亚和琉球都有着被殖民的历史记忆,这些历史记忆与现实政治交织,殖民者民族叙事的解构伴随着族群认同与身份政治的建构,这些实践无不印证着族群认同从不是自然存在,而是权力、资本与知识合谋的产物。当旧权力秩序坍塌,殖民记忆与民族建国交织,全球化资本流动重构社会空间,族群认同的书写权正成为政治博弈的核心战场。


在这个全球化与在地化交织的时代,我们邀请到了日本、朝鲜半岛、越南、马来西亚和琉球等研究方向的学者,以及东亚文化研究权威专家与谈,共同探讨“东亚族群认同与身份政治建构”这一命题,共同探讨后殖民语境下东亚现代民族国家的“发明”机制、现实政治需求对族群认同的形塑与重构、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基因编辑与政治身份博弈、区域主义叙事中的文明标准争夺等研究方向。穿透“国家-族群”的叙事,在比较中揭示差异,在对话中碰撞真知。让我们共同打开东亚这扇棱镜,既照见历史褶皱中的权力光谱,也照亮未来可能的东亚文明对话之路。(文  孙家珅)